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复习总结

时间:2020-08-05 00:26:57   收藏:0   阅读:117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1、传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单指令流和单数据流系统(SISD)

2、把高级语言转化为汇编语言的过程称为编译,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称为汇编

3、早期冯诺依曼机以运算器为中心,现在以存储器为中心

4、冯诺依曼机最根本的特征是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基本工作方式是控制流驱动方式

5、地址译码器是主存的构成部件

6、

机器字长: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一般等于内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存储字长: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指令字长:一个指令字中包含二进制代码的长度

 

操作系统位数:操作系统可以寻址的位数

数据总线的位数:与处理器位数相同,表示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即CPU的位数

程序计数器位数:存放用于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地址,取决于存储器容量

指令寄存器位数: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取决于指令字长

CPU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存放操作数和各种地址信息,取决于机器字长

 

7、地址寄存器(MAR)存放访问地址,位数与地址码长度相同

     数据寄存器(MDR)暂存从存储器读写的信息,位数与存储字长相同

8、数据库系统(DBS)是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系统软件

9、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之间,上下层是可以分割的,上层是下层功能的实现和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

10、寄存器的设置对汇编语言不透明,汇编程序员要对寄存器进行直接操作

透明是不可见的意思,不透明是可见的意思。

用户可见的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程序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

用户不可见的寄存器:指令寄存器、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11、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始终周期

12、单片机=CPU+存储器+中断IO等

13、冯诺依曼机中区分指令和数据的依据是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控制单元CU,具体做法查询每个阶段的状态触发器

 

 

六、总线

1、总线有分时和共享两个特点

共享是指总线可以挂接多个部件,各个部件之间相互交换的信息可以通过这组线路分时共享。在某一时刻允许只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但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受信息。

2、系统总线按传输信息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是双向传输总线,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和I/O端口的地址,单向传输,位数与主存地址空间有关。

控制总线:传输控制信息,包括CPU送出的控制命令和主存(或外设)返回CPU的反馈信息

3、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kfvawl/p/13436753.html

评论(0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