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时间:2020-02-25 22:07:25
收藏:0
阅读:269
1 场景法
1.1 测试点/检查点
- 测试时应该考虑可以测试的诸多方面。
1.2 场景法概述
- 场景法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情景,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
- 当拿到一个测试任务时,我们先要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正确实现,这就需要使用场景法来完成测试。
1.3 场景的定义
场景用来描述软件操作的路径。
基本流
- 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一条操作路径(模拟正确的操作流程)。
备选流
- 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操作流程(模拟错误的操作流程)。
1.4 场景法的分析步骤
- 分析软件需求
- 从用户使用情景角度,写出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
- 写出基本流场景和备选流场景
1.5 场景法案例:ATM 机取款

步骤一:分析业务流程(可以绘制流程图)

步骤二:描述程序的基本流及备选流
1、基本流(正确的流程)
- 插入银行卡:客户将银行卡插入 ATM 机的读卡器
- 验证银行卡:ATM 机从银行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受的银行卡
- 输入密码:ATM 机要求客户输入密码
- 验证密码:确定该密码是否正确
- 进入 ATM 主界面:ATM 显示在本机中可用的各种选项
- 选择取款并输入金额:客户选择“取款”,并选择取款金额
- ATM 机验证:ATM 机进行验证账户余额是否满足以及总取款金额是否满足要求,验证 ATM 机内现金是否够用
- 更新账户余额、出钞:验证成功,更新账户余额,输出现金,提示用户收取现金
- 返回主界面
2、备选流(各种错误情况)
- 银行卡无效:提示错误并退卡
- 密码错误:提示错误,并判断是否 3 次错误
- 密码 3 次错误:吞卡
- 账户余额不足:提示错误并退卡
- 总取款金额超出当日可取限额:提示错误并退卡
- ATM 机余额不足:提示错误并退卡
步骤三: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1.6 场景法练习

2 等价类划分
2.1 案例引入
测试两位数加法器

2.2 等价类划分核心思想
- 通过需求分析,找出程序的输入域
- 将输入域划分成若干类
- 每一类中选取代表性数据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2.3 等价类划分的步骤
- 需求分析
- 划分等价类(根据需求,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并细化(根据计算机知识)
步骤 1:需求分析
- 阅读文档
- 借助开发知识
- 与开发或用户沟通
- 了解用户群及行业知识
- 写出需求:-99~99 之间的整数
步骤 2:划分等价类并细化
- 有效类:-99 到 99 之中的整数
-
- 细化
- 负数
- 0
- 正数
- 无效类:超范围
-
- <-99
- >99
- 非法类型
- 浮点数
- 字符(串)
2.5 等价类划分练习
ATM 机的取款测试:
取款最少 50,最多 5000,每笔 50 的倍数,测试取一笔。
2.6 等价类划分注意事项
不但要考虑有效等价类,也要考虑无效等价类
两块划成一块(等价类划分过粗),结果?
- 遗漏一种测试情况
一块划成两块(等价类划分过细),结果?
- 冗余测试
仔细划分,审查划分
- 过于粗略可能会漏掉软件缺陷
- 积累经验
2.7 思考题
- 密码框的输入范围 4-10 位
- 程序要求输入 BOOLEAN 型数据 Microsoft Office 中,选择字体的组合框
- 要求用户名由字母或数字组成,必须由字母开头,不包含特殊字符,最大长度为12
- 日期文本框
3 边界值分析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ouchoudan/p/12363906.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