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idIO协议(1)

时间:2017-10-26 10:12:17   收藏:0   阅读:380

RapidIO协议

1.概述

1.1介绍

RapidIO是基于包交换互联协议,主要作为系统内部接口使用,如:芯片间、板间的通讯,速度能在GB/S数量级。如连接处理器、内存、内存映射的I/O设备。这些设备可能是网络设备、内存子系统或一般目的的计算。

RapidIO互连面向内存映射的分布式内存系统和子系统。这样的系统由多个独立的设备组成,它们之间使用DMA传输数据及设备间通过往后或往前传输信息以维护它们的一致性

技术分享

 

        RapidIO是系统互连的一个定义。系统的概念,比如处理器编程模型,Cache、系统复位、中断编程模型等超出了RapidIO架构的范畴,但是,这些功能可以使用RapidIO网络里提供的资源得以实现,比如,RapidIO架构提供必要的操作,以支持处理器编程模型,范围从整体存储有序化以维持严格的一致性到弱序化。在RapidIO架构规范里对这些方面的任何参考引用仅仅是为了描述,RapidIIO的后续规范可能会进一步定义这些系统功能。

        虽然,这套RapidIO规范构建是基于分布式内存系统,未来的版本会扩展这些接口的能力和处理新的主题内容,比如串行物理层,全局共享内存,互相可操作性等,这些规范有满足本规范的自己独立的封装。

RapidIO采用三层架构:逻辑、通用传输层、物理层。

1.2 RapidIO特征集

RapidIO特征集和协议是基于通用计算和嵌入式应用做了很多考虑,每一层的特征可以分成三类:功能方面的特征、物理方面的特征和性能方面的特征。

1.2.1逻辑层特征

如果较大量的非相关数据封装在一个包里,消息传输和DMA设备能改善互联输效率,所以,RapidIO包格式支持不同尺寸的数据包,因为消息传递编程模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非相关非共享内存模型,在RapidIO设备里,内存空间某些部分仅能被一个处理器或一个控制消息传递接口的本地设备直接存取。

包头尽可能小以降低控制负荷并且包的组织、封装、拆解等操作更快更有效率。随着一个包中包含的数据增加,包的效率也增加。RapidIO支持数据负荷最大256字节,消息对嵌入式控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支持大小数据域的变化和多包消息。

在系统里允许多次交易的并发传输,不仅能对单个设备进行流水交易,还能在多个设备之间分时使用接口。不具备这些特征,系统通过率的大部分会被浪费掉。

1.2.1.1功能特征
1.2.1.2物理特征
1.2.1.3性能特征
1.2.2传输层特征
1.2.2.1功能特征
1.2.2.2物理特征
1.2.2.3性能特征
1.2.3物理层特征
1.2.3.1功能特征
1.2.3.2物理特征
1.2.3.3性能特征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shanghaiqianlun/article/details/50513068

http://xilinx.eetrend.com/article/10510

原文:http://www.cnblogs.com/chengqi521/p/7735342.html

评论(0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